首页

足责

时间:2025-05-23 14:55:58 作者:广西防城港—海南海口客滚运输航线将于5月底首航 浏览量:21153

  中新社汕头3月30日电 题:清明潮汕朴籽叶香传乡情

  中新社记者 李怡青

  “这一周回乡,发现堂嫂正准备着朴籽粿,今年特地做了朴籽甜粿,蒸熟的时候,悠悠朴籽清香,真令人垂涎三尺!”从美国洛杉矶回广东汕头祭祖的林杰夫对记者说。

  潮汕地区保持着每逢传统节日食用各种不同传统糕点的习俗,有“时节做时粿”的说法。随着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来临,在侨乡广东汕头,传统清明节应节朴籽食品开始纷纷上市。

潮汕地区至今仍保持着清明节前后吃朴籽叶制品的习俗。 中新社记者 李怡青 摄

  记者走访了解到,清明节期间,按照传统习俗潮汕地区的民众会采摘朴籽树叶捣成浆制粿。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朴籽粿,朴籽蛋糕、朴籽青团、朴籽肠粉、朴籽甜粿等创新食品也备受热捧。此时店家们早已忙得不可开交,个别店家门口还排起了长队。

  吉祥面包店店主许少鹏告诉记者,一年之中,只有清明节前后朴籽树才抽芽发嫩叶,而只有鲜嫩的朴籽叶捣碎取汁其独特香气才十分浓郁。

  许少鹏向记者介绍,朴籽粿和朴籽甜粿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的两款小吃。朴籽粿是经过发酵的米制发糕,而朴籽甜粿则不能添加发酵粉,其粘糯似年糕。

  “潮汕地区原本没有吃青团的习俗,”许少鹏说,为了结合当地人清明吃朴籽风俗,又想一改朴籽粿没有馅料口味过于单一,他就用朴籽汁做青团皮,加上红豆馅和肉松馅制作了朴籽青团。这几天朴籽青团很热销,一个卖3元人民币,每天能卖200多个。

  肠粉是广东非常出名的传统小吃。在汕头外砂一肠粉店,潮汕肠粉界的小清新朴籽肠粉成为这个时节的网红食品,“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朴籽肠粉,所以决定过来试一试。”“95后”回乡祭祖的陈方专程和女朋友一起来探秘朴籽肠粉。他说,自己在澳大利亚非常想念家乡的各种美食,计划回乡这几天要把家乡美食吃个遍。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普通白色肠粉外形大不一样的朴籽肠粉,蒸熟后呈淡绿色,鲜嫩又薄薄的肠粉皮还能看到淡绿色的朴籽叶细碎颗粒。朴籽肠粉的馅料是猪肉、虾仁、豆芽、鸡蛋、鸡肉还有牡蛎等,馅料种类和搭配随顾客喜好自由选择。朴籽的香气搭配肠粉馅料和秘制酱料,吃上一口令人回味无穷。

  “朴籽肠粉的制作看似简单,但米浆的调配、捣碎搅汁的朴籽叶添加比例,蒸制的时间和火候,都需要细心和耐心。”店家告诉记者,朴籽肠粉还有清热去火、消食健胃的功效。

  用传统潮汕朴籽叶结合西方蛋糕的原料、烘焙方式创新制作的“朴籽蛋糕”如今成为爱尝新的年轻人必吃的时令美味。

  潮汕菜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其烹饪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通过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再经过研发、创新,既让潮汕传统美食步入发展快车道,也让传统美食焕发新的光彩,并成为海内外潮汕人的亲情纽带。(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医疗特区”博鳌乐城形成多样互补型医疗产业格局

为此,杭州加快已建居住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工作,利用金角银边挖潜补短,配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建成公建民营型社区普惠园104家。在单位端,会同杭州市总工会等部门共同推进用人单位办托。目前已有42家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举办托育机构,实现“带娃上班”。

寒潮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铁杆邻邦”陆军司令来华,国防部长董军与他会见

四是协同化的科研组织体系。当前,协同融合、学科交叉成为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要构建创新型协同化的科研组织体系。探索重大任务与重大平台相结合的新模式,组织开展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实现项目、基地、人才全要素一体化配置。鼓励和支持高校等基础研究主体力量依托学科或学科群引导科学家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在加快推进国家战略导向的体系化的基础研究的同时,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加强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和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河北围场:木兰夜校 让指尖上的非遗剪纸技艺闪光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目前全县建设高标准农田77.7万亩,接下来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推动粮食种植绿色化、特色化,让良田产出高效益。”嘉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胡宝军说。

殴打头部、背后割喉……纽约地铁站接连发生暴力袭击

五、警惕火灾风险。游览景区、公共文化场馆、文物保护单位等场所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主动了解应急疏散路线,遇突发、紧急情况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和指挥。入住宾馆时,不躺卧在沙发上、床上吸烟。户外活动注意防火避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